但严格意义上讲,《古文观止》说是普通塾师写作,也并无不可。
这也是周易选择抄录《古文观止》的原因:贴合私塾先生的人设。
“周某自幼随家父识字,家父也不过一乡野塾师罢了。”
周易摇了摇头,笑道。
虽说周易没有把实话说全,但所说之言也并非虚假。
周易的穿越之身的生父,就是一位私塾先生,识字读书,便是父亲所授。
可惜没有渡过元末刀兵之劫难,早早去世。
宋濂心中有些不喜,面前这个年轻人说话像是打太极,坐下喝了半杯茶,也没弄清楚《古文观止》到底是不是出自这里。
虽说宋濂面对真正地学问有着足够的耐心,但也并没有什么耐心陪着普通的学堂先生喝茶,谈论南京城的天气。
“我家老先生是在问你,《古文观之》这本书,是不是你们观止堂的人写的?”
宋濂的书童忍耐不及,在一旁冲口说道。
“休得无礼。”宋濂先是骂了一句书童,又转身看向周易,道歉道,“童子粗鲁,还望小周先生海涵。”
“无妨。”周易品一了口茶,笑道,“《古文观之》一书,的确并非我的作品,也并非家父的作品。”
“我说就是,装神弄鬼,白来一趟。”宋濂的童子冲口又道。
宋濂听完了周易的话,也是满脸失望之色,抬头看向周易,却是一愣。
刚才还微笑品茶的年轻人,突然间脸上却流露出悲痛的神色。
“此乃天赐之物,恕晚生浅薄,宁可它从未出现!”
观止堂的童子清风,看着自家先生突如其来的感情,又看着面前宋濂和那个童子的震惊,心中发笑:
一年半前以来,自家先生不知犯了什么疯病,总是会叫着他到书房之中,当面表演各种表情的转换,还要他评分。
这个悲痛的表情,清风便是从令人尴尬到令人感动的见证人。
“十年前的一天,天空划过了一道流星,坠入了家父的书房,从那天开始。
家父便不理凡俗之事,专心著述,这本书便是整理家父的著作。
家父的手稿中,自号观止堂主人,并将这本书命名为《古文观止》,因此晚辈便为了纪念家父,把学堂命名为了观止堂。”
这套天生异象,有所感应的故事,是周易早就谋划好的。
只不过在这个故事编写之初,主角不是周易的父亲,而是周易本人。
在明朝,朱元璋对上天还是有所敬畏的,这套神神叨叨的故事流传起来,多半能够吸引朱元璋的注意,这也是周易想要面见朱元璋的方式之一。
在见到朱元璋之后,凭借着受上天感应一说,把来自未来的事情告知朱元璋,争取一展胸中抱负。
现在,周易获得了长生道果,准备稳妥行事,徐徐图之。
但又不好骤然间便断绝和《古文观止》之间的关系。
一来是若是有心人想认真详查《古文观止》和周易的关系,难免会露出破绽。
二来虽然是得了长生道果,没必要和朱元璋坦白身份,但凭借着《古文观止》这个祥瑞带来的名声,可以做很多事情。
因此周易便想着把神异推到父亲身上,言说父亲为观止堂主人,和上天有所感应。
这样,周易本身受到的关注便会小得多。
某种程度上,利用了“祥瑞”的收益,但规避了被朱元璋重用的风险。
若真的有其他穿越之人,看到了周易的《古文观止》,也只会以为周易的父亲是穿越之人,而非周易本身。
周易只不过是运气不错,受到了穿越者父亲的遗泽罢了。
虽说这件事儿并非完全属实,可给逝去的亲人谋得名声,又何尝不是一种孝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