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对于皇室来说,是年礼之前最后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
今天一大早,朱瞻壑就在家里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随后跟随着他爹朱高煦一同去上朝。
往日里他这样的世子是没资格去上朝的,但今日不同,朝堂上还是那群文官照例宣读了一些今年皇帝执政以来的功绩。
没有人当朝奏报,除了要体现太子监国的功劳之外,还有就是朱棣执政的手段。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各省官员连自己分内的事都无法解决,还要上报朝廷来决断,那这个官干脆就不要当。
一套流程下来已经是中午,文武百官去稍作休息后,就纷纷要赶来奉天殿参加宴会。
皇帝赐宴也是和上朝一样。
文臣武右,分别按照官职顺序落座。
以太子一家为首的皇室成员,一家挨一家的上前去给皇帝庆贺。
等到一整套流程下来差不多已经是黄昏,而有些文武官员已经喝得是酩酊大醉。
朱瞻壑一直都在留意着朱棣,只见朱棣从头到尾虽然也喝了几杯酒,但却一直保持着清醒,似乎在预谋什么事。
看到这里,朱瞻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明朝已经有了成熟的蒸馏技术,几十度的烈酒下肚,朱棣竟然还时刻保持着清醒。
毫无疑问,他这是准备趁着群臣喝的差不多之后,趁机宣布一些事情。
至于说是什么事,朱瞻壑大概能猜到。
没错,朱棣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他心里苦啊,因为他永乐这一朝是个很奇怪的时代,一切就因为他的皇位得之不正。
所以,朱棣一直都想要建功立业。
北伐是最快的办法,同时也是为国家解除北方苦寒的方法。
可关键是大明建元南方之地,大多数文臣士子也只能看到南方这些省份的苦难。
连年北伐,必然会加重南方百姓的赋税。
所以,一旦他有北伐的倾向,朝堂上的那些文臣就会立刻跟他当面对质,甚至能够做到以死相逼。
最出名的就是解缙和李时勉这些谏臣,为了阻止他北伐,甚至不惜以命相搏。
关键是他还就得不到太子的支持,所以每每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没辙,太子和户部不给钱啊。
更何况他朱棣是发誓要做明君的,为了洗刷靖难的污名他不得不对这些文官听之任之。
不过也正因如此,永乐这一朝才能没有太多奸臣,所有人都在蒸蒸日上。
但今天他朱棣势在必得。
今年北巡回来,他发现瓦剌和鞑靼在东北部已经开始囤兵,如若来年不主动出击,就只能等着瓦剌人猛攻边关。
所以,今日他就是要借助小年的机会,把来年北征的事定下来。
坐在龙书案前,朱棣脸上始终都挂着笑容。
虽然他知道,今日一旦他提出北伐的事,那群谏臣一定会冒死直谏。
但他只需要将北方的问题抛出来,到时候一旦这些文臣没办法反驳,他就能借机敲定北伐的事。
到时候...哼哼!
只是...
想到关键处,朱棣忍不住看向了一旁还在饮酒的洪熙大胖,心里不免有些郁闷。
你说这大儿子怎么就不能跟他站在统一战线,每每他跟文官互怼的时候,这大胖子就要临阵倒戈。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朱棣暗自运了运气。
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这一朝的谏臣各个都不怕死,但今日还是必须要把北伐的事敲定。
“众卿家,今日朕借着赐宴的事,要和大家商议一下来年北伐的事。”
眼看群臣喝得差不多了,朱棣便直接开口了。
果然!
听到这话的朱瞻壑顿时抬起头,看来朱棣确实是要借机敲定北伐的事。
而群臣闻言,目光也都齐齐看向了朱棣,那目光里的怒怼之火,看的朱棣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全都咔嚓了。
可是他不能。
他要做千古一帝,这些老匹夫也是一个个都不怕死。
他不能为了北伐的事,把满朝谏臣屠戮一空。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就在这时,果然有人站了出来。
只见,户部大臣李时勉立刻朝般出奏,朗声开口道:“陛下!如今我朝灾祸刚刚平息,江南七省的赋税虽少,可连年的旱灾还是让百姓入不敷出!”
“如若陛下在此事还要北伐瓦剌,必然会让国内百姓民不聊生啊!”
李时勉,这人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甚,如今又在户部任职,所以对于百姓赋税和国家钱粮用度的事自然非常在意。
可朱棣对他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要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