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大明硬骨头的根源(1 / 1)无用废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张孚敬,也就是明朝历史上的那个著名的靠帮嘉靖帝爹妈争名份,而当上内阁首辅大臣的张璁。

一个刚入职没几年的官场新人,敢反对全国文官一哥的决策,并当众回怼羞辱全国文官一哥。而且这个官场新人做了这么惊世骇俗的事后,他受到的惩罚只是被平级调动到地方工作。这种事在大多数王朝的官场是不可想象的。

但在大明朝这种事,却是很正常,说白了后世的那些影视剧,说大明的官员有多么的权力任性,有多么的为所欲为,这其实全是完全不懂历史的胡扯。

首先大明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和监察御史,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那头铁和愤青程度,是出了名的。就类似于后世香港的廉政公署,和把历任总统都送上法庭被告席的韩国检察厅。大明的监察,那真是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谁的面子都不给。

就拿这大明嘉靖朝来说吧,严嵩算牛了吧,皇帝头号宠臣,内阁首辅大臣,百官之首,正宗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把持朝政二十年,门生党羽遍布天下,牛逼程度被后人称为“明朝和绅”。

可那又怎么样?严嵩这么牛逼,他还不是年年被大明监察机关给修理吗?说真的,这大明监察机关确实是头又铁,人又愤青。

还拿严嵩这事来说吧,严嵩上面有嘉靖帝宠着,下面有自己的严党撑着,实力雄厚,监察机关告不倒。可告不倒,人家监察机关就算了吗?如果就这么算了,那大明的监察御史们,在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名声了。

评良心说,这大明的监察御史们,也是真做的绝。不是告不倒严嵩啊,既然告不倒你严嵩,那我就恶心死你严嵩。

于是这些大明御史们对付严嵩,除了例行公事的隔一段时间,就向皇帝上一份或几份弹劾严嵩的奏章之外。他们还每年在自己部门的年终总结工作报告上,把内阁首辅大臣严嵩的名字,列到贪官榜的第一。

要知道大明监察部门的年终工作报告,那是国家的正式文件,是要下发到全国各级行政机关的。在这样要通报全国的正式文件上,身为内阁首辅大臣的严嵩,他的名字年年贪官榜上第一,这有恶心可想而知。

可恶心怎么样,权倾天下有皇帝撑腰那又怎么样?严嵩他动得了那些“言官”啊?要知道在大明你除非拿到了那些“言官”御史作奸犯科的铁证,否则你根本动不了他们,因为大明法律给了监察“言官”们很多保护措施,最著名的一条就是,不能让“言官”因言获罪。

大明有这么牛逼的监察机关,再加上同样有权监督百官,无孔不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你说这大明官员,他能权力任性吗?

在整个大明朝,别说百官了,就是皇帝能权力任性的也就只有朱元璋、朱棣两父子。老朱这对父子,人狠杀人不眨眼,而且还能力非凡,把满朝文武都杀了,朝政他们自己就能处理。所以在老朱父子这两朝,文官们惹不起皇帝,也就闭上嘴、收起脾气,老老实实干活了。

可除老朱父子以外,大明其他的历任皇帝,他们有这种权威、有这种能力吗?如果把满朝文武都杀了,或都驱逐了,那这一国的政务军务,他们自己能处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大明皇帝至老朱父子之后,他们一个个的那威信和能力,都让他们离不开文官集团,否则这个国家的国家机器,根本就运转不起来。所以这大明天下,就是皇权与士大夫阶层共治了,双方互相妥协,互相合作。

这也就是说在大明朝,皇帝的皇权是被文官集团所制约的。这种制约最著名的就是文官大臣手里有封驳权。

所谓的封驳,是指有关人员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以及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种做法始于西汉,至隋时趋于成熟,到唐代基本定型,以后各朝代都有一些小的完善,在明朝有权实施封驳的是六科给事中。

在大明这圣旨分两种,大部分的圣旨,是由内阁票拟,也就是内阁那帮老家伙给岀的建议。皇帝在看过这些票拟之后,如果他同意,就自己(或者让太监)批红,然后以皇帝圣旨的名义下发执行。

除了这些基于内阁票拟的圣旨之外,大明还有一种圣旨形式,那就是皇帝没经过内阁,他自已下发的圣旨,也就是江湖上俗称的“中旨”,再说白点这所谓的“中旨”,实际上就是皇帝的个人意见。

而根据大明的法令,皇帝的“中旨”,出了紫禁城后,就会被送去六科给事中那里,由六科给事中审核。

六科给事中审核之后,如果他们认为皇帝的这道旨意没有问题,那他们就会把这道圣旨,下发去相关的政府机关执行;

如果六科给事中,认为皇帝送过来的圣旨有问题,但问题不大,那他们就会写上一份专门的材料,指出这道圣旨里的问题,并附上自己的处理意见,这叫“科参”。然后六科给事中再把这道有问题的圣旨,连同自己写的科参一起下发,而接到圣旨和科参的政府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参的指示精神办;

如果六科给事中,审核认为皇帝送过来的圣旨,那就是皇帝在胡说八道,胡作非为。那他们就会把皇帝的圣旨,装在一个帛盒里,再给皇帝退回去。意思就是皇上你这样不对,你自己再想想。

所以说大明皇帝,他根本就不是历史小白们以为的,可以一言九鼎,为所欲为,他的权力是有制约的。也就是大明皇帝,他如果没有内阁和六科给事中的支持,那他的圣旨就是出不了紫禁城的废纸。

大明除了君权受到严格限制,有牛逼的监察机构,有锦衣卫、东厂等无孔不入的特务机构外,他的组织内部设定,也让下级可以硬刚上级。

在大明所有有正式品极的官员,哪怕只是一个最低等的从九品小官,他的升迁调动、人事权都在中央。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看那些明朝的名臣履历,他们基本上都有很多硬刚上级的事情,可他们却还是能好好的做他们的官。

就比如大明这时期的著名头铁海瑞,这家伙可以说到哪儿当官,就跟哪儿的上级吵翻。就比如他在淳安当县令的时候,他就不但跟自己的直属领导知府,吵的是相看两相厌,就是跟当时浙江省的官场老大,巡抚胡宗宪闹的也是势同水火。

用后世人的思维方式想三来,一个县令跟自己的知府、巡抚,关系闹的跟仇人一样,那他还能在官场上混?毕竟在某朝一个知府、巡抚要收拾自己手下的一个知县,那不就是跟摁死一只蚂蚁一样轻松吗?

可在大明朝,这知县他只要本身没有什么把柄,那巡抚和知府,还真动不了他!原因就是因为大明有正式品级的官员,他们的人事权在中央吏部,而不在地方行政长官手里。

说白了,地方行政长官对自己属下官员的升迁调动,他们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拿海瑞这事来说,海瑞他就算跟顶头上司知府、巡抚都闹翻了,那知府、巡抚对他所能做的罚惩也仅仅只是,向中央告海瑞黑状,和在海瑞他的政绩考核上降低评级。

而且因为大明有非常牛逼的监察部门,和无孔不入的厂卫特务机关存在,所以这告黑状和降低政绩考核,也是要言之有物,有事实依据的。否则监察部门一查,那可就是剿匪不成反被匪剿了。

正因为大明官场这些特点,所以在大明像海瑞这样硬骨头,本身又洁身自好的官员,他们的上级根本就动不了他们。

徐阶也一样,他当众羞辱内阁首辅张璁,把张璁气的当众发飚。可张璁能把徐阶怎么样?也不仅仅只是平级调动到地方去吗,他敢把徐阶撤职查办吗?

大明朝官场它不干净,它有很多阴暗面,但它是有道德底线的,是有自净能力的。所以大明一朝多的是刚正不阿的硬骨头官员,而不是满朝皆是舔狗马屁精,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制度保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