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少年知慕艾(1 / 1)夏天送温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素净的瓜子脸上横着两条柳梢眉,一双凤眼黑白分明,挺巧的鼻梁下一张樱桃小嘴娇艳欲滴。

一双灯芯绒的蓝布鞋上点缀着朵朵雪白色的小梅花,蓝黑底色带白横纹的纯棉长裙,齐肩的长发用红绸巾简单打了个蝴蝶结,看着就赏心悦目。

再加上小女孩胳膊长、腿长、脖子长、一眼就能看出来绝对是个美人坯子

同班里其他梳着麻花小辫穿着布衫罩衣的女孩们相比,同桌的绝对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

叮叮的上课铃声响起,李桐回到座位上坐好,翻开书包,从里面掏出了上课用的课本,纸壳子的文具盒以及一块小石板。

小石板的功能类似现在演算用的草纸,这是为了节省纸张和铅笔,小学生们都是先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好字,然后再誊抄在作业本上,当时的作业本都是正反面都要写字的,写之前会在两页纸之间先用硬纸隔开,防止铅笔把纸张扎穿。

打开文具盒,里面有张不知道从哪里剪下来的硬纸片、一长一短两支笔、一小块橡皮擦、一块小刀片。

硬纸片上的图画是西游记师徒四人,当年可没有什么奥特曼金银卡,男孩子会收集硬质的画片,女孩子则会偷偷藏起彩色的糖果纸。

一长一短分别是铅笔和石笔,铅笔也不带橡皮擦头,所以还要常备一块橡皮擦。

当然了,削铅笔的小刀片也是必不可少的。

李桐知道同桌徐静理的文具盒里有一支红蓝色的铅笔,那是一支可以写出彩色痕迹的铅笔。

小学三年级的课程并不繁重,上午是语文、算术和品德课,下午是音乐、体育课。孩子们的课间活动就是在教室外的空地上玩些斗鸡、跳皮绳的游戏。

放学前还留有一节自习课用来完成当天老师安排的作业,当年可没有放学回家写作业的习惯,与现在周末还要上补习课的孩子相比,那个时候的学生幸福指数肯定是爆棚。

不过如果第二天的自习课前被老师发现没有完成作业,是要站在讲台下的一块“自留地”里接受五分钟的体罚。

男孩子是扎马步,女孩子是头顶书本。

看着蹲在自留地里撅着屁股如同两只笨鸭子的棒梗和吕明涛,李桐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不容易结束了小学生的一天课程,李桐想死的心都有了。

头正身直、双臂合拢的坐姿要求也就算了,一个成年人要装出一副认真的模样从头学习十以内的算数,实在是太考验演技了。

上午语文课上看着同桌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王小二,李桐就已经觉得头上的伤还没彻底好透,非常想再回家休养一段时间。

放学铃声响起后,教室内的孩子们欢快地一窝蜂跑出了教室,李桐一手扯住了徐静理的蓝色书包,在她疑惑的目光下从课桌里掏出了两枚李桐刚刚趁着上课无聊时在虚拟农场里用盐水煮的鸭蛋。

“徐静理同学,我为上次作弄你的事情道歉。这两枚鸭蛋是给你的赔礼,请你一定收下。”

徐静理好奇地看着面前调皮捣蛋的坏同桌没说话,一是李桐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态度端正地同她说过话,二是家境贫穷的坏同桌竟能拿出两枚手掌宽的鸭蛋,倒是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李桐,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是赔礼我就不要了。”

“鸭蛋你还是收下吧,要不然我回家以后,我妈肯定要带着我去你家的。”

不顾徐静理的反对,李桐掀开了她的蓝色书包将手中的两枚鸭蛋一股脑地塞了进去,然后侧着身子从她身后跑出了教室。

小学生放学后每天都要在校门口西南方位的空地先集合,以学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队伍一起回家,每队学生还有一名小队长或者中队长。

李桐家所在的南锣鼓巷位于红星小学的北方,而徐静理家所在的前门大街则正好相反位于红星小学的南方。

“我有一只小毛驴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摔了一身泥。”

夕阳下,两个小男孩搂着肩膀在队伍里放肆地鬼哭狼嚎着,惹得周围的学生们有模有样地跟着一起乱唱一通,气得领头的小队长扛着红旗跑前跑后地维持秩序。

夕阳西嗮,黄色小帽下是一张稚嫩帅气的小脸蛋,一双浓密的眉毛叛逆地微微上扬,微卷的长睫毛下明亮深邃的冰眸子显得桀骜不驯,高挺英气的鼻梁下是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

喧闹的歌声很快被两个老师出面制止了,回家的队伍陆续出发了,小队长侯魁跑到队伍后面看着呆站在原地的徐静理,上前轻轻拍了下她的肩膀。

“徐静理,看什么呢?快走啦!”

“嗯。”

徐静理红着小脸,两只手紧紧攥着书包的斜跨带,快跑两步跟上了已经出发的队伍。

离校后,十余支队伍按照既定的方向和固定路线脚步不停,每当到了有学生所在的巷道和街门前时,到家的学生就会自动离开队伍,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到家。

刚刚在全校师生面前亮了歌喉的两个活宝大摇大摆地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一方面是李桐他们不想跟队伍里的棒梗三人打照面,另外一方面是姜天亮刚刚在教室里看见了李桐给了徐静理两个大鸭蛋。

六十年代,鸡蛋还未像如今已成为家庭日常饮食里最常见的食材,并且还要凭居民购物证定额购买,每人每月配额1斤,每斤鸡蛋售价5毛钱。

李桐拿出来的两枚鸭蛋的单克重都在100g上下,鸭蛋要比鸡蛋便宜些,每斤3毛8,算下来他刚刚赔给徐静理的两枚鸭蛋大约价值1毛5。

1毛5能干什么?

可以喝五次豆汁,吃五根冰棍,看一场电影,洗一次澡,吃半碗汆丸子。

“所以,三哥,你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鸭蛋呀,还那么大一个,咱们周围的院子也没人养鸭子呀?”姜天明凑到李桐耳边小声询问道。

“我前段时间不是住院了吗?认识的一个阿婆给我的。怎么,你也想吃鸭蛋?”

“想,我太想了,三哥你还有吗?”姜天明迫不及待地点头道,一脸期盼的看着李桐,生怕从李桐嘴里听到一个不字。

姜家有四个孩子,姜婶和姜老爷子都不挣工资,张叔一个人每月40元的工资虽说不少,可不同闫家亲传的精打细算,姜家的孩子不像闫解放那样上班后要给家里上交大半工资。

姜天亮从小也没怎么沾过油腥子,这两年大哥一家搬走了,二哥也有了工作,家里的日子才算好转了一点,但是惯了苦日子的姜婶宁愿把钱存起来也不愿意多买一丝肉改善生活。

二儿子马上也要结婚了,家里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当年大儿子结婚时,女方是医院里的实权派,姜家为了不让儿子在丈人家丢份,掏空了家底出了彩礼,还办了一场非常盛大的婚礼。

看着馋嘴的姜天亮,李桐露出来狼外婆式地微笑:“我还留了两枚鸭蛋,我可以都给你,但是你得帮我一个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