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走到洞口前石台上圆柱形建筑前面,停下身向孙浩道:“这是‘喷云坛’,每当夏秋之季山雨欲来之时,坛内便有云雾涌出,在四处迷漫开来,这山洞也因此取名为雾云洞。”
孙浩正想象着那洞口一团团白色的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环绕在周围的山头之间,然后飘荡于洞口附近的山涧之中。
景色该是何等的美丽壮观,山洞内走出来两名青衣汉子道:“大哥二哥,饭菜好了。”
刘东道:“开饭啦!四弟饿了吧,走,咱们吃饭去。”
这山洞依山而立洞门轩敞,进得洞来,洞内宽窄高低不等,五阳山的好汉们已经聚集在东面一角席地而坐,那里高达六七丈,宽约十丈。
显得十分的高大空旷,两个汉子提着大筐,里面装着黄澄澄的窝头,穿行在众人之间,众人纷纷伸手。
每人接了两三个窝头,大口塞咽,又有两名汉子各自提了桶水,有口渴的便用木瓢舀了水喝上一口。
孙浩跟着刘东、刘东走到众人身边坐下,各自接了两个窝头吃了起来,刘东讪讪一笑道:“四弟还吃得惯吗?”
孙东临在乐安县是缙绅之家,膝下又只有孙浩一个独子,孙浩从小就锦衣玉食,本来吃不惯山里的粗食,但孙浩家遭巨变。
这几日根本就未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甚至风餐露宿,那棒子面的窝头看着难以下咽,吃起来却是津津有味。
孙浩连连点头说道不错,刘东讪笑道:“四弟,我们这一班兄弟常年躲在山里,又要时刻提防水果兵进山围剿,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可是十分清苦,四弟日后可要跟着我们多多受罪了。”
孙浩笑道:“小弟自当入乡随俗。”
刘东大声向围在四周的众人道:“各位兄弟,今天孙浩孙少侠入伙,以后就是大家的四弟了,今天晚上改善伙食,老五,晚上弄上几个菜,开两坛酒,大家一块乐呵乐呵。”
众人轰然叫好,刘东叫过一名汉子,吩咐了几句,那汉子应声去了。
众人吃过午饭各自散去,洞内一时安静下来,却听得泉水叮咚,原来是洞顶上常年滴水,石隙中涓涓细流溢出,时值午后,除了水滴之声,别无其他声响息,竟给人一种幽静之感。
刘东向刘东道:“二弟,我去看看三弟和周大叔,你再陪着四弟各处转转。”二人送走刘东,刘东向孙浩道:“四弟,你先随我逛逛这洞里吧。”孙浩连忙拱手道:“有劳二哥了。”
沿路走了七八丈远,刘东笑道:“四弟,你看那洞顶像不像是龙鳞,那块大石头像不像含在龙口中的玉珠?”
孙浩抬头看去,只见洞顶透天,一块大圆石嵌在其中欲坠不坠,周围两侧岩缝一层层的波状石纹,果如鳞甲片片。
那嵌在洞顶的大石还真的颇似龙口含珠,刘东道:“山里人称此处为‘赤龙含珠’。
据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条赤龙掌管下雨,很是尽职尽责,因而受到人间的崇敬,人们每年都要设下香案,摆设供品拜谢赤龙,那赤龙便受到天上另一条龙的妒嫉。
那条龙向玉帝告状,并给赤龙编织了许多罪名,玉帝便销了赤龙的降雨职务,并将他逐出了天界,那条龙骗得下雨权之后常常擅离职守,降雨时又总是拖拖拉拉的。
致使人间各地年年出现洪涝和干旱等灾害。赤龙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气愤,有一年连续几个月都不下雨,地上干旱得像是一片焦土,赤龙实在是忍耐不住。
,就偷偷跑上天将下雨的宝珠偷了出来,到灾情最严重的焦岭地区下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发现后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赤龙逃到这雾云洞之中。
被天兵天将定在洞中,从此赤龙便口含宝珠不再出世了。人们为了纪念赤龙,便把焦岭改名为‘蛟龙’,据说这就是蛟龙村的由来。
相传这雾云洞山顶上的喷云口,便是赤龙入洞时的进口处,洞中的云雾就是赤龙喷出来的,只要看见明德山上云雾缭绕,就表示快要下雨了。
孙浩不由叹道:“想不到这雾云洞会有如此美丽的传说。”
刘东嘿嘿笑道:“这还不是高大叔说的,我们大家听了几十遍都不带腻的,兄弟们差不多都能说上一段呢,嘿嘿!”
二人沿着山洞前行了十数丈转而向东,前面道路开始逐渐狭窄,走到最窄处仅可容一人侧身弓腰行走。其间石壁上不断地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
却是大洞通小洞,小洞套小洞,洞洞相连,洞壁缝隙间凝结着许多形态各异的石乳,有的宛如竹林积雪、玉树银灯,有的酷似旌穗莲花。
琼花瑶枝,却是精巧瑰丽、千姿百态,其间怪石杂立,孙浩看着眼前这一幕幕奇景,不住口的惊叹,双眼频顾只觉得目不暇接。
刘东见孙浩初见奇景流连忘返,不住的呵呵而笑,孙浩跟着刘东游览一圈,直感到漫游仙境一般,不觉间已是一个多时辰,时近黄昏了。
饱览一番洞内仙境之后,孙浩跟着刘东返身外出来到洞口,洞外却是云雾漫起,一道道绚丽的光线在眼前划过,孙浩愕然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