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有甘蔗顺水而来(1 / 1)冬月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昌村热闹起来了,各家各户都忙着收地里的甘蔗,往年娃子都随便吃,今年不行了,只有那些小的,卖不起来钱的才能轮到娃子们。

娃子们也懂事,跟着在地里忙活,晓得甘蔗要卖钱也就不闹着吃,一个个乖的很。

百常青又忙了起来,家家户户的甘蔗流水一样的送来,一边过称一边检查品质,好的甘蔗里面混入一两根差的他没照样付钱,但也要提出来,大伙儿不好意思的同时又觉得百家的人仗义,双方都高兴。

“泥鳅爹,你这是要发达了啊。”

泥鳅爹的脑子好使,胆子也大,默默的跟着百常富干,他也在河滩买了地,种了两亩地的甘蔗,甘蔗种也是他老丈人帮着给弄来的,开荒和种甘蔗的也是老丈人一家全家出动来帮的忙。

这两日收甘蔗,老丈人一家也都来帮着收,两亩地收了一万多斤的甘蔗,从百常青的手里领到了十五两多的银子,村里谁家不羡慕?

“是赚大了,他是先去收了甘蔗,后又跟着去跳端公,跳端公的时候就是他两个舅兄收甘蔗来卖,现在又卖了十五六两,哎哟!!”

说这话的人惊叹,“这前后不到两个月就赚了三十两啊,可能还要更多。”

周围的人倒吸一口凉气,百家人赚钱就不说了,那是一家子把全副身家都压上去了,拉起这么大的摊子,赚钱不稀奇。

泥鳅爹那可是没花什么钱,就靠着百家赚钱,以为他是小打小闹,没想到就闹出来几十两。

泥鳅爹牵着牛扛着犁路过,沙地里的甘蔗收了,甘蔗头子还在地里,得要翻出来继续种粮食,庄户人家那还是一点都不得闲的。

听大伙儿问他,他乐呵呵的说道:“面上看起来是这么多钱,但还有一半都是要给我老丈人一家的,我家的情况大伙儿都晓得,那要是没我老丈人都不能成事,剩下的钱等得空了把我那烂房子推了盖个新的,看是去买头牛还是头骡子,再打个车厢也就花的七七八八啦。”

“不过这日子是过的有指望的,咱们今年都好好干,明年这个时候又是一笔银子入账啊。”

这话说的大伙儿都高兴了起来,在他们心中,只要百家还开红糖作坊,他们就还能跟着赚银子。

再一想人家两亩地就赚了十五六两的银子很是激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要在地里种啥才能一亩地赚大几两的银子?

明年!不,今年下半年他们也可以!

哎呀,真是浑身都是劲啊。

泥鳅爹这事很快也就传了出去,还传到了柳家弯,毕竟这两日柳家弯的人也来卖甘蔗,听了消息的他们都是干劲十足。

于县令也来了,看着村里人因为赚了几百文、赚了一二两就这么开心也跟着笑了,对他的师爷说,“要是明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能赚上二两银子,这日子也就好过了。”

师爷说道:“这就是极为了不得的事了,就这村里的人家,在没病没灾的情况下话一年花用二两银子就是日子过的人家。”

百福儿看着那些送甘蔗来的人,还是觉得差距有点大,甘蔗的品质不太好,要好的品种,在她的记忆里,品种好又管理得当的甘蔗一亩地的少的也有七八千斤,多的据说能达到三四万斤,那是什么概念啊?

这一点还得要加强。

正想着就听于县令对她爷爷说道:“百里长,你们家这个作坊往后是怎么打算的?”

这一点百里辉还没有百福儿清楚,只听她笑眯眯的说道:“若是县令能护佑我们,帮我们带来更多的客商买我们的红糖,我们可以扩大作坊。”

百家的这位福儿姑娘能当家,这是于县令早些时候就琢磨出来了,每次和她说话都觉得很有意思,“若是本官想要全县的百姓都多多的种甘蔗,你们可能接得住?”

“接得住!”

百福儿一点都没犹豫,“只要我们有足够多的客商能吃掉我们更多的红糖,我们的红糖作坊就可以让全县的人都受益。”

张仙玉明白了百福儿的意思,她对苍溪县的了解比百福儿更清楚,为了让于县令更加的重视百家,重视家里的红糖作坊,她准备给县令画个大饼。

“村口这条河途经了附近许多村子,就苍溪县内的村子就不低于七八个,再远还可以到文水县,我们有计划在这里建一个简单的码头,到时候甘蔗就能走水路过来......”

“有船,有船来啦!”

她的大饼都还没画完,村里的娃子们就叫喊了起来,要晓得村里虽然有条河,但很少见到有船路过,娃子们都稀奇的很。

大伙儿循声看去,之间湖面上漂浮着连五面很大的竹排,竹排上堆放着什么东西,用布遮盖,竹排的前后都有一人划动竹排缓缓朝着河滩靠过来。

大伙儿都觉得稀奇的很啊,纷纷跑过去看挺热闹,等到那竹排靠近,竹排上有位老者大声喊道:“这里可是文昌村啊,是不是要收甘蔗?”

张金顺扯着嗓子应答,“是文昌村,要收甘蔗,老丈,你们是哪里来的?”

一听到了地方,几面竹排就靠了岸,那老丈下了船,“我们是文水县,听说你们收甘蔗,我们是来卖甘蔗的。”

张金顺连忙去叫了百常青,百常青走不开,让百常安父子两个来接应,于县令几人也很快得了消息,纷纷前往去看个究竟。

百常安很好奇,“不是说了我们二十那日去文水县拉吗,你们怎么送来了?”

老丈说了,“要我们把甘蔗送到县城里去,我们那里距离县城远啊,也没那么多车拉这些甘蔗走,村里有条河能到这里,这路我年轻的时候走过,这不,是真能到,还方便,顺水就来了。”

“咱们村叫甜杆村,是最早种甘蔗的,往年都是走街串巷的去卖,能赚些钱,就是辛苦钱,听了你们价钱觉得还不错,就给拉来了,要不你们先看看。”

竹排被拉上岸,上面的布一揭开露出来的带着青黑的甘蔗,周围的人都惊讶了,“这甘蔗怎么这么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