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人口与赋税(1 / 1)半老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说完后看向朱厚照,只见朱厚照一脸微笑不说话,皇帝回想了一遍自己说过的话,尴尬地说道:“朕漏掉了这五口之家是失地百姓了,若是再减去地租恐怕土地还要翻上一番才能满足一家五口的生活。”

“爹还漏算了种子、农具、耕牛的费用,佃户可养不起牛,想要种田就要租借地主家的耕牛。”

皇帝不明白朱厚照拿一个失地的五口之间说事想要表达什么,皱着眉头说道:“你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朕什么?”

“父皇!儿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来说明土地兼并之害。父皇应该很清楚,人力有穷时,一个人种十亩地可能会精耕细作,可是当他种二十亩地的时候,还能精耕细作吗?

可是当百姓失地之后,本来十亩地就能养活一家五口人吃饱饭,可是一旦失地,同样耕种十亩地根本就养不活一家人,只能多佃租土地,依靠广种薄收来保证生活。

而种地是有管理成本的,当佃户租种的土地收成越来越少,地主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就会不断提高佃租的比例。

长此以往,百姓渐渐就会没有了活路,一旦遇到一点旱涝灾害,流民就会出现,而流民为了活命就会啸聚山林,甚至还会杀官造反,成为国家稳定的隐患。”

皇帝略微沉思了一下,就抓住了朱厚照话里的漏洞。

“儿啊!你首先要清楚失地的百姓为何会失地,若是游手好闲,败光家业,难道还要朝廷花钱养这些懒汉吗?

还有一点是朝廷不禁止土地的交易,只要土地是合法买卖,朝廷也不能阻挡有钱人买地啊!”

朱厚照笑了,这就是时代差距,根本不懂得从经济链条,看事情的本质。

“爹!你想过没有,土地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灾年的土地与丰年的土地能够差好几倍,您刚才说的游手好闲者也不会去佃租土地耕种。

能够埋头耕种土地者,都是勤劳朴实的百姓。真正造成土地兼并的是赋税和人口的增长,以及天灾人祸。”

天灾人祸皇帝能听明白,可是这赋税和人口增长怎么就成了土地兼并的一大罪魁祸首。

对于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受尽了苦难的孩子来说,宫外的世界对他来说太过陌生。

等到安全无虞之后,又只能接受儒生的教导,满脑子都是儒生灌输给他的那些东西。

可以说弘治就是儒生培养出的帝王样板,若不是前面已经有了仁宗的庙号,弘治驾崩之后,庙号绝对少不了一个‘仁’字。

然而这样一个连天下大势都看不清的人,又怎么能够治理的了一个庞大的国家,只能是听从儒生的教导,按照儒生教导的方式治国。

按照儒生教导的方式治国,得利的必然就是儒生,而朱厚照则不同,从小生在蜜罐里,在皇宫中除了皇帝皇后之外,就没有人能约束的了他。

加之朱佑樘子嗣艰难,又独宠张皇后,因此只保住了朱厚照这么一根独苗,在日常中就少了管束。

这种宽松的环境,让朱厚照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甚至能够经常溜出宫外,在民间游历。

不同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父子二人不同的性格,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一个个性张扬、不受儒生约束。

皇帝虽然很想保持皇帝的威严,可是在面对有后世记忆的儿子的时候,还是败下阵来。

朱厚照实在没想到,皇帝老爹连赋税与人口的关系都不清楚,这十八年做的是傀儡皇帝吗?

“爹!咱们先说赋税与人口的关系,朝廷现在执行的是有功名的读书人优免政策,有功名的读书人因为没有赋役的压力,对于生育就特别积极。

为了生育甚至娶好几房的妾室,因为条件好,孩子生得多,家族就会越来越兴旺,每一代只要出一个出人头地的读书人,这种富贵就能延续。

因此读书人的家里非常注重子弟的教育,一些当朝的高官致仕之后都会在家学中教授子弟,因此朝中经常能够看到,一家三代同朝为官的现象。

这是因为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掌握了科举的技巧,而不是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加聪慧,长期的教育垄断就形成科举世家,这样的家族再通过联姻,就会形成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

什么同乡、师生、家族、姻亲,这些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关系网,他们互相提携,互相袒护,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皇帝皱着眉头,他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细致的剖析读书人,将为何读书人的家族更容易出科举人才的缘由说的清清楚楚。

他就算是再反应再慢,也明白了朱厚照说的这些事与土地的关联,这么大的家族想要维持肯定需要大量的财富维持,最稳定的财富肯定就是土地。

皇帝很好奇,自己儿子这些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他相信无论是杨廷和,还是刘健以及其他东宫属官没有人会教太子这种给自己埋下祸根的学问。

朱厚照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与士绅大族相比,普通百姓不但要承担朝廷征收的田税,还要忍受地方官吏的盘剥,不然地方官府养的那么多没有薪俸的白役怎么生存。

更为要命的是,比起田税来说,丁口税和徭役更加让百姓痛恨,田税百姓只要没有了土地,也就不用缴纳,可是丁口税,无论有没有土地,只要是成年的男丁都要缴纳。

这就导致了民间很多百姓生了孩子不到衙门登记户籍,或者在孩子成丁之前就悄然失踪。这些没有户籍的百姓,不能读书、不能种地,他们最多的去处就是到大户人家卖身为奴,成为大户人家隐藏起来的人口。

就算一些百姓不舍得将自家孩子送到大户人家为奴,可是小户人家土地就那么十来亩,原本养活一个五口之家,还能温饱有余,随着生丁越来越多,十几亩地又怎么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一旦遇到些天灾人祸,就只能典卖土地应急,往往在灾年,大户人家会将土地的价格压得很低,百姓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出卖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

因此一个地方出现望族的代价就是这个地方的土地高度集中,小民百姓根本无法与大家族竞争,甚至一些百姓为了避税还会主动将土地投献到大户人家。”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