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二九章 发布公告(1 / 2)圆盘大佬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父隋炀帝一二九章 发布公告

点算完毕,共有钱一万一千四百贯,大大超出杨铭的预期。

看样子,这个文翊是个聪明人啊,杨铭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本来还打算搬出文翊名下田亩,再跟他清算一笔,现在看来,不妨再等等,等文翊再肥一点,动刀不迟。

那二十倾公廨田也已归还,郡府衙门自有人交接。

至于这补交的一万一千贯,杨铭假迷三道的让慕容三藏收归府库。

慕容三藏哪敢收,人家凭本事要回来的帐,收归府库算怎么回事?

于是他赶忙拒绝,声称郡府衙门没有这笔账目,骤然多出的钱他没办法归账。

文翊那二十倾的帐,是黑账,不在明账之内,黑帐就是黑钱,黑钱就只能黑了。

府库的钱,等于国库的钱,无论少了还是多了,你都得说清楚缘由,账目明细也都得清清楚楚,弄不清楚,你就是过失之罪。

既然如此,杨铭也不再坚持,而是令人将那点零头,送到慕容三藏的府邸。

这一次,慕容三藏倒是没有拒绝,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他也不稀罕,但他心里清楚,这钱必须收。

不收,人家就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何况郡府衙门已经有二十倾田亩归还,有了这些田,今年衙门的进项又能多一笔,衙门诸官员,可以过个肥年了。

交了这些钱,杨铭也没有再为难文翊,训斥几句之后,也就放他走了。

文翊刚一回府,就被其他文氏成员围了上来,纷纷询问情况,

他能怎么说?

“此番变故,能保存残躯,已是万幸,我劝诸位早做准备。”

不管怎么说,文翊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他跟着杨谅北上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见过一个大人物,从那以后,他的言行举止就一直在模彷这位大人物。

虽然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但见过世面是肯定的。

那位大人物,就是当时的行军元帅长史,高颎了。

所以文翊比其他族人看的都清楚,心知跟总管府这位小郡王过招,让其痛打一顿,好过丢了老命。

但文晖不这么觉得,他认为自己还有倚仗,那就是汉王府。

只要能拖到汉王府的救兵赶到,这事就能解决。

至于其他人,也跟他是一样的想法。

眼下的文氏分为四支,文晖算一支,文整算一支,文翊算一支,文璟算一支。

文翊现在暂时算是逃过一劫,见自己劝止不住这些族人,他也无可奈何。

命是自己的,你们不珍惜,我也没办法。

文晖等人一合计,打算将府中家丁都派出去,扮作农户,阻挠总管府清查田亩的那波人,拖得一天算一天。

总管府的库房已经开始修建了。

徐景本来只问郡守府要一百役丁,结果衙门那边送来了三百人。

库房在内苑,所以会有二十名卫士负责看守这些劳工,免得打扰到府中女卷。

徐景也在杨铭的授意下,与这些劳工们交谈,探听一下他们的名下都有多少田亩。

结果这一打听,把个杨铭给惊呆了。

按均田制,男子分得露天60亩,妇人40亩,也就是说,一对夫妻可以得露天100亩,

如果家里有年满十五岁的男孩,再加60亩,如果有两个男孩,那再加120亩。

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劳工,也就是老百姓,名下的田亩少的可怜,多的也才十几亩,少的三五亩。

其中有一家,夫妻两人外加三个成年儿子,一共才十八亩地,按制应该是280亩。

还有一个老汉,没有成亲,家里就他一个人,名下有十亩露天,之所以有十亩,是因为乡正是他的堂侄,没有这层关系,他连十亩都没有。

简直骇人听闻。

杨铭当初还住在皇宫时,曾听及杨坚夫妇谈论此事,

夫妻俩说到均田制的时候,一脸骄傲,因为这时的大隋粮仓充盈,国库渐丰,远超北周北齐,而他们夫妇也天真的以为,丁男头上的80亩露天,层层盘剥之后,应至少有一半能落到实处。

每年再派巡查使清查,还能有所改观。

现在再看,实在太乐观了。

杨铭当初也以为,你们再盘剥,总得给下面留点活命的口粮,一家十亩地,活都活不了。

荆州地区多为稻米田,每亩产量平均为160斤,按十亩计算,一年为1600斤。

丁男每年上缴租3石,一石约等于100斤,也就300斤,再折算成“调”的布帛,还要再扣200斤,也就是一个丁男一年得交500斤的赋税。

你家里要是有两个丁男外加一个妇人,就要缴纳赋税1300斤,这只是一家三口哦.......

日常所需之物,或是看病就医,补屋添瓦......

你还活不活了?

大隋制,丁男20岁至60岁,每年服徭役20天,据总管府这些劳工们所说,他们每年的徭役有两个月之久,其他的时间,都要想办法做工谋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