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帼》第一期是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报名,节目组初步选出108个创业项目,来到燕京后会有风投顾问和节目组一起选出36名各行各业的创业精英,最后在电视上进行角逐,争夺节目组和风投提供的1000万创业资金。
创业者一个个走到舞台中央进行表演,提出自己的融资要求,马粑粑等大佬会对有兴趣的成员进行点评或者说交流沟通,36人淘汰12人。接着通过各种案例对创业者进行商业思维考核,从24人中选出12人。
接下来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继续留在室内,大家一起吹牛,根据节目效果淘汰选手。第二种是走出去,组成两只队伍进行实战PK。比如说卖快消品如哇哈哈瓶装水,白象方便面,或者做公益宣传片。
两种方式有利有弊,比如传说中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明同鞋就很内向,不适合做市场,但人家就是牛逼。所以节目还有一个走向,就是风投直接投资,也就不需要竞争了。
制片人兼主持人王丽芬参考了曲黎的意见有了现在的节目。
为了上节目,曲黎特意和吴洪宁联系,让他介绍了一个证券分析师给自己,做一些技术指导,毕竟他也想借这个机会,看能不能从风投手中忽悠到一点现金。
不是曲黎缺钱,而是缺少信誉,哪怕他有现在的知名度也难以吸引到一流人才。引入知名风投,有他们的背书,他就有机会吸引到一流的人才。
“你这为了上一个电视节目,也是蛮拼的。”吴洪宁看到曲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调用各种宏观数据和经济预测模型,做出各种表格,真有些为自己吃味,明明自己能够给他带来更多财富。
“没办法,要靠这个忽悠人,就算做错了,他们也应该能够看到我的诚意。”曲黎不以为然,炒股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也就需要回忆,或者看看他加密的笔记本,忽悠风投得靠技术。
曲黎要在电视节目上说明电商的前途,就要对电商和实体零售经济做出比较,需要画各种图。比如实体零售店经营成本分析图,房价租金上涨分析图,电商成本分析……
他还要证明万嘿黑科技公司的经营模式,就要用Zara举例,可这家非常优秀的公司,目前在国内并不出名。
所以他还要从个性化需求出发,现代工业社会把人变成机器,而个性化需求是人的自由意识对工业社会的一种反抗。个性化也是物质极度丰富后,人类追求更高精神需求的一个途径。
上面那些逼格满满的话都是曲黎让他的助理张伊文小姐姐帮忙收集整理的,整合了许多哲学思想,比如常见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这本不属于她的工作范畴,可好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张伊文也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得罪曲黎。
曲黎负责的私募,6000万资金已经全部完成了建仓,在他的强烈要求下,还争取到一个额外的权益,也就是超额收益分红,之前是分券商私募的钱,现在是分投资人赚到的钱,大家利益一致,而且三方都很理智,投资人基本不相信会赚这么多,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很快就签订了一个补充协议:
三年内私募账户价值增加200%,那么投资人收益部分额外支出10%的利润分配给曲黎(的公司,这家皮包公司和私募签订了信息服务合同)。至于券商私募公司能够拿到多少,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总不可能比他少吧。
斤斤计较的曲黎离开羊城,带着他委托一家小作坊打造的一个小模具,信心满满的飞到了燕京。参加《赢在中帼》需要费用自理,这还算好的,至少不需要掏钱。
从10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这并不是什么难题,只要没有人故意为难他就够了,曲黎的项目不管是商业逻辑,还是创业实践,都比大多数选手高出一截。特别是还有马粑粑这尊大神,他为了宣传推广淘寳,也会尽力让曲黎出现在电视舞台上。
“我的创业项目是服装电商,依托高速成长的淘寳平台,我的公司能用最低的成本完成扩张……
从5月份开始,祥云男装和丹琳女装只会销售自有品牌商品,也就是自己设计,工厂代工,网店销售三位一体的模式……”
“你觉得自己行吗?”
“你只是一个初中生,你的团队会信任你吗?”
“创业不是儿戏,如果失败了,你还会回去写小说吗?”
“你设计的模式如此复杂,你有这个管理才能吗?”
风投顾问和节目组代表对他各种找茬,从容不迫的曲黎一一回答各种刁难,他为王丽芬的用心感到钦佩不已,原来电视里看起来有些拉胯的节目,背后还有如此多用心的幕后工作者。
在台下都难以应对各种刁难,上了台就更加难以表现好,而且谁的创业是一帆风顺的,就连曾经的首富大老王在发家前也是各种低头做小。雷布斯功成名就带着小米上市后还要受到投资人的指导,曲黎又怎么能够例外?
最后不出意外,曲黎从108个创业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晋级决赛的36人之一。
“曲黎这个小伙子真的很厉害,怎么都不动怒,而且我和风投顾问交流了,他说曲黎的项目听起来比其他人更靠谱。”
曲黎怎么也想不到,王丽芬并没有想让他进入决赛,只想利用他的名气和热度做宣传,但是有马粑粑的面子,她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在规则范围内踢他出局,没想到被曲黎轻而易举的闯过了第一个关卡。
“那就算了,让他在嘉宾有些不耐烦的中间时间段上台,给他增加难度,说点难听的让他情绪失控,他应该会在第一轮就会被淘汰。”王丽芬对自己的掌控力很有信心,让一个初中生参与这样的节目,当初考虑不周到,有些想当然了。
“好,那我到时候去安排。”
经过一天的淘汰筛选,信心满满的曲黎去找宁昊,下个月《石头》就要上映了,成败在此一举。不过他们两能够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并不在掌控中,聊了会转身去找黄博玩。
在五月初的迷笛音乐会,蓝色风沙的震撼演出收获了不少粉丝,有人“无意中”拍摄了演出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又多了不少粉丝,《夜空》的传唱度极高,《仙儿》太风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反正这两首歌都非常流行。
黄博的蓝色风沙此时在准备发行第一专辑,可创作人不赚钱好歌难寻啊,实在不行就发行单曲EP。
“看我也没有用,我写歌靠运气,靠灵感,不懂命题作文。”
“哎,算我命不好。”黄博唉声叹气,可曲黎也不傻,这么烂的演技能骗谁,反正他仅剩的几首好歌不能让黄博浪费。
回到酒店,曲黎拿起笔,终于决定将《那些年》和《初恋》完本,实在没办法,湾湾的九把刀这时候已经出版了《那些年》,陆金波通知他,两人的书名撞车了。所以曲黎还需要改个名字,这个容易,就叫《最好的我们》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