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崔珩摇了摇手中折扇:“我已经摆平了崔氏,崔氏上下不反对泫之入朝为官,反倒甚是支持。至于主公想做的那件事情,全看剩下世家的支持与否了。”
崔珩是为了送小妹来来的建康,这会儿告了假,有他栽培的门客暂代自己处理事务——他便可以在健康等到张榜那一日。
“他们会支持的。”谢远微微一笑,眼中有着志在必成的光。
……
三日后,考试结束,等到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贡院后,谢远派人将所有的试卷全部收起来,统一糊名易书。
并请来全建康的名儒,一同批阅考卷。
名儒们知道这次春闱非同以往,一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阅卷。
最后挑选出来三十份,由谢远和桓风亲自定夺。
桓风最讨厌看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通篇,便一股脑交给了谢远。
谢远便同崔珩一道筛选,最后选出来十份张榜。
一个寒门子弟拔得探花郎,一个世家子弟成了榜眼,而榜首,则真的是崔泫之。
人们都是知道崔泫之参加科举的,但是觉得女娘参加科举也就那样,是比不过男儿郎的。
女娘们,就该待在家里织布煮羹汤。
所以这些大男子主义的人,一看到崔泫之被列为榜首,成了新晋状元郎,纷纷咂舌。
怎么可能,崔泫之怎么可能会成为状元。
内幕,一定有内幕!
再随后,谢远把这十个人的原版考试答题卷张贴了出来。
当那些不服气的人看到崔泫之书写的内容后,一个个沉默不说话了。
无论是字迹,还是内容,对于考题的见解崔泫之都远远超过探花和榜眼。
她是当之无愧的女状元呀。
崔泫之就这么入朝做了编撰史册的文官。
也是从崔泫之这里开始,创下了东晋首例女子为官的事儿。
后来,谢远宴请一众世家门阀与王公贵族,凭一己之力舌战群众,最后成功说服他们,同意开创女子科举,并与春闱并到同一时间。
再后来,有人问谢远,当时是怎么凭一己之力说动这些老顽固的。
谢远笑眯眯反问,这帮老顽固最在意什么。
那人答,那肯定是利益呀。
谢远点头。
没错,就是利益。
他从利益入手,说女娘们参加科举,不仅可以彰显大家世族的底蕴与包容,更能彰显我大晋的国力强盛——
国家强盛了,哪里需要女娘日日待在家中织布补贴家用呀,她们也是可以进去读书的。
再来,自古便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巾帼不让须眉。
你看嫘祖,你看妇好,你看钟无艳,那都是女娘,但是她们的功绩千秋传世,并不比男儿郎少呀。
世家女娘愿意参与科举的,参与了科举做官后,不仅能给世家增光——她本身也是从世家门阀出身的,自身所取得的利益,也能反哺给世家。
如此一来,女子科举,其实与男子科举无异了,所以有何而不可呢。
有人还不服气,问女娘们参加科举去了,庶民和寒门也都参加科举去了,那谁人来犁地,谁人来经商,谁人来打仗。
谢远说,有教人犁地的先生,带着学生出门种田;有叫人经商的先生,带人出去经商实践;至于打仗,那么多将士是吃白饭的吗。
总不能让女子替他们上战场吧,这万一打的比男儿郎好,那多丢人是不是。
谢远这般笑眯眯地说完,那些人面面相觑,一致不说话了。
到最后,一个屁也憋不出来的他们就这么同意了女子科举。
女子科举成立后,因为是初次实行,所以谢远下令限制了女子科举的人数。
到了后面,大晋国力发展起来,这一项限制才慢慢取消。
也是从女子科举成立之后,大晋的思想得到了全面解放——女娘们也能抬头挺胸进入学堂,而不是偷偷摸摸地念书识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