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三章:赢家通吃(1 / 2)那就开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是苏泽的人设立的好,因此无论他做出多么荒唐,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不令人意外。

其他读书人多少注意点脸面和风骨,可苏泽是个异类,他完全不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随便你怎么骂他,他都当没听见,你能如何?

所以,对付读书人的那一套放在苏泽身上完全没用,你说他是读书人之耻就是读书人之耻好了,这里的读书人是儒学读书人。

既然儒学读书人视苏泽为异类,觉得他离经叛道,苏泽倒也干脆,后脚就自己鼓捣出来了个科学,摆明了要自立门户,这一下子就堵住了那些圣人门下弟子们的嘴。

既然你们儒学读书人不喜欢苏某,那苏某就叛出儒学,自立门户,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学问,这下就让那些有心针对苏泽的人坐蜡了。

骂吧,人家不在乎,可不骂吧,心里又不痛快,横竖都不是个滋味,当真是让人如鲠在喉!

其他读书人敢大言不惭自立门户早就被千夫所指,口诛笔伐了,可这事放在苏泽身上,反而不令人意外了。

大概就是哦一声,然后感叹一局,原来是苏泽做出来的啊,那没事了。

没办法,用嘴说不过,拳头又没苏泽大,苏泽又拉上了皇太孙一起,陛下也态度不明,这种情况下谁敢和苏泽对着干?

没人站出来领头阻止苏泽开书院,办新学,那些秀才举人除了写文章骂苏泽几句,还能如何?

骂苏泽都得小心点,别去西山骂,不然之前那几个被打的下不了床的读书人就是前车之鉴。

这事儿,遍数整个大明上下,也就苏泽这个公认的离经叛道之人才能干出来还没人敢拦,不然就算是朱瞻基有着皇太孙这个身份也不一定能干成。

朱瞻基要是敢自己在朝堂上说要办新学,那些士大夫和朝臣的唾沫星子能喷朱瞻基一脸,皇太孙咋了,还不是得靠咱们儒学读书人帮衬着才能坐稳皇太孙这个位子?

你朱瞻基就算是皇太孙,可毕竟还不是皇帝,上头还有陛下和太子,一个刚成年的皇太孙,再受宠又如何,毕竟这事儿还有变数,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废太子的声音在朝堂上可是从未消失过。

要是你朱瞻基不亲近咱们儒学读书人,那咱们可就要改换门庭投靠汉王和赵王了!

汉王赵王本就势大,军中武将大多都拥戴汉王和赵王,如果再得到了文官集团和士绅们这些儒学读书人的拥护,太子的位置还真不那么把稳,就算是朱棣也得考虑要不要冒着朝野上下反对的声音传位子给太子。

要知道,朱棣本就得位不正,他是最在意天下人的看法的,一旦全天下都反对太子一脉上位,那么朱棣还真会考虑一下是否要让太子上位了。

内斗是朱棣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因为他自己就是靠抢了侄子的位子上位的,他本心还是不想让大明因为皇位之争陷入内乱之中导致民不聊生的。

太子之所以得到文官集团和士大夫们的支持,除了太子仁义,亲近儒家之外,还有就是占据了大义,皇位传嫡传长,这不但是大明祖训,开国皇帝朱元章定下来的,更是儒家一直以来奉行的。

对于儒学读书人来说,太子不亲近儒家也不是不可以,不亲近儒家他们也能接受,只要不伤害士大夫们的利益,维持永乐朝原状,士大夫集团还是愿意支持太子上位的。

毕竟永乐朝,读书人们还是怕朱棣这个马上皇帝的,和苏泽说的那样,几乎到了看到身影,听到声音就瑟瑟发抖的地步了,他们畏惧朱棣这样手腕强硬的铁血皇帝,不希望下一个皇帝还是和朱棣一样的皇帝。

汉王上位不符合士大夫们的利益,他们其实还是不愿意让汉王上位的,至于赵王,一向被朝野认为是汉王的跟班,支持者寥寥,唯独那些宦官更为亲近赵王,希望扶持赵王上位。

可一旦太子上位之后,不但不亲近儒家,还要取消对读书人的优待,这是士大夫集团绝对无法接受的,就算太子再仁义,他们也不会考虑支持太子了,因为那样与他们的利益不符。

实在是朱元章和朱棣两位马上皇帝给这些儒学读书人的压力太大了,只要这两位帝王还活着,那么读书人就绝对不可能走到前台,把持朝政。

这两位马上皇帝,铁血皇帝,那是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文官别说想把持朝政了,上的奏折写的花里胡哨一点都得小心挨揍,朝堂上说话声音大点都得小心掉脑袋,实在是被压制得太惨了!

朱元章死后,好不容易等来了建文帝,士大夫们就差开香槟了,建文毛都没长齐,懂个锤子,日后这大明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黄子澄,齐泰等人等建文刚上位就迫不及待撺掇着建文要推行新政,削藩收权,将权力收回朝廷。

说是朝廷集权,实际上还是文官集团和士大夫们说了算,推行新政不是为了惠及百姓,还是为了惠及士大夫们,他们才是既得利益者!

可还没等他们高兴完,香槟都才开了一半,燕王朱棣这个杀星就打过来了,三下五除二,轻轻松松的就打到了南京城。

读书人嘛,底线很灵活,既然打不过那就投靠朱棣好了,转头就背叛了建文,投靠了朱棣,如方孝孺那等愚忠之人毕竟只有少数,不是什么人都能不怕死的。

再说了,反正都是给老朱家卖命,是给朱允炆卖命还是给朱棣卖命都一个样。

于是接下来文官们又老实了下来,毕竟朱棣也是个人狠话不多的狠人,霸道的很,敢违逆他的人坟头草都老高了。

所以文官其实是被朱棣给死死的压制住了的,就算文官们想闭关锁国,不愿意耗费人力物力去打仗,可朱棣要打他们也没啥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还得虚伪的称赞陛下丰功伟业,为大明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但这不是他们的本心,只是无奈之举罢了,他们只想关起来风花雪月和捞银子,才不想去打打杀杀。

有了朱元章和朱棣两位铁血帝王在前头,朱高炽这个以仁为本,并且亲近儒家的储君,自然是士大夫们心目中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人选。

朱高炽也好,朱瞻基也好,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不可能如朱元章和朱棣一样死死压制着文官,不让文官势大,因为他们无论是功勋还是手腕,比之开国皇帝朱元章和马上皇帝朱棣还是差了不少。

朱瞻基为何要违背祖制让宦官读书,允许宦官摄政?

还不是因为他压制不了文官了,制衡不了文官,同时又不因为压制文官集团而让武勋势大,所以才无奈的推出来宦官集团去和士大夫们抗衡。

历史上,朱瞻基的出发点是好的,想的也很好,宦官拥有的权力毕竟是皇帝赋予的,随时都能收回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文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朱瞻基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大明后来的皇帝斗不过文官就喜欢扶持宦官来和文官斗,自己在宫里看戏,从而导致宦官干政的局面,留下了很多祸患。

对于士大夫们来说,他们其实不愿意见到一个如朱棣一样杀伐果断,铁血霸道的皇帝上位的,因为那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汉王一旦上位,那可就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这才是没多少文官支持汉王的原因。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