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一看情况,赵枢盐司建立的功劳,不足以升任尚书之职。
不能服众。
这还没提出升尚书,就有一大群人建议财务嘉奖即可。
若是百官不同意,他强行来,蔡京他们不受理,自己这个官家也很难啊。
但他之前说过,要给赵枢册封尚书的。
赵枢也算是看出来了,太子一派的人,并不想让赵枢一升再升。
他可以当王爷,没有实权,但想要掌握实权,尤其是尚书之职,肯定是不能同意的。
此刻宋徽宗显然有点烦躁。
如果什么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决定,那倒是好了。
直接一道圣旨,册封即可。
但宋朝的圣旨并不像很多宫廷剧那样盖上一个皇帝的宝印就完事,而会有一大串签名。
包括两个宰相,中书舍人,给事中,还有接受圣旨的尚书省官员,以及拟制圣旨的官员。
少了谁,宋徽宗颁发的圣旨都是无效的。
皇帝发布圣旨,需要手底下的人去传递,所以只能由宰相机构进行发布。
任何绕过宰相机构的圣旨,在宋朝都属于不合法。
不仅是发布,圣旨从起草到生效的一整套程序都非常严格,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圣旨流产,哪怕这道圣旨是皇帝直接授意的。
皇帝在授意拟旨之前,一般先由宰相机构将皇帝的意见先写一个类似草稿的札子。
皇帝看完没问题,再把札子转到中书省,由中书舍人开始起草,即草诏。
中书舍人有两个职责,一为制词,即按照皇帝旨意起草圣旨。
二是宣行圣旨。在圣旨尚未成文前,皇帝的旨意被称为词头。
中书舍人如果认为词头不合法度,可以拒绝草诏,这叫封还词头,是宋朝法律赋予中书舍人的特权。
遇到皇帝非要下诏,而中书舍人拒绝草诏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这样可由次舍人拟旨,但次舍人同样有封还词头的权利。
所以,一道不太合规合法的旨意,就可能被中书舍人扼杀,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出现过。
宋神宗三年,王安石想把亲信李定破格提拔为御史,神宗也已批准。
但李定人品坏名声差,负责拟旨的中书舍人宋敏封还词头,拒绝草诏。
并在三日后辞职,另两名接任者也以爱惜朝廷法制的名由再次封还词头。
为了让李定得到提拔,神宗与王安石罢免了不听话的知制诰,任命听话的知制诰重新拟旨,才让李定当上了御史。
很是繁琐。
宋徽宗现在也可以强行下达圣旨,让这些不听话的朝臣都闭嘴。
但圣旨,却必须经过宰相机构。
蔡京等人,可以不予理会。
这就有点头疼。
宋徽宗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当暴君,反正兵权掌握在他手中。
用兵权,强行命令,但这是下下策,一个官家尤其是宋朝的官家,如此做,要是被有心之人从中作梗,一个昏君的名义妥妥的跑不了。
到时候天下民心思变,谣言四起,说宋徽宗是昏君,那到时吃苦的还是朝廷。
所以宋徽宗之前承诺的事情,此刻怕是有些困难。
但他要做的事情,自然也是没问题的。
他还真就不信了,这些官员敢造反!
以前他提拔高俅的时候,这些人也没这么强烈反对,宋徽宗大概知道,是因为高俅提拔的是武官。
而且不与太子为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