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生气,却也十分的好奇。
自然,所有的政策不可能都是完美的。
历朝历代为了选拔人才都有不同的制度。
但是从科举诞生以来,无疑是最好最实用的制度。
除却贪墨和舞弊走后门这些情况发生。
只要有真才实学,你就能: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朱允熥知道不能让朱元璋误会,所以进一步解释道:“自然比起举荐和九品中正这些,龙生龙,凤生凤这些世袭门阀要来得好,但是皇爷爷却没有想的是,考试内容的问题,那就是过于重文,而不兼格物致知之道,如此长久下去,对于社会不利,对于国家未来都是不利的!”
“格物致知?这确实不错,刘伯温走之前,曾也告诉朕,我大明立国几十载了,却也没有一个像是前朝郭守敬那样的精通天文水利,甚至善于算数阴阳五行,知晓自然大道的大才,这确实是朕的疏忽,确实应该要重那格物致知之道!”
“对啊皇爷爷,八股取士,多是空谈误国的书生,这其中有几个能做事的?每一次地震,每一次堤坝决口,修缮和重建,甚至是探勘震中,堪舆地势,修筑堤坝,改良河道,治理水患的工作,那个八股取士出身的士大夫能做得了?还是得要如郭守敬这样的,深谙格物致知之道的能臣才行!”
朱允熥知道提远的朱元璋感觉不到!
那就提前朝。
前朝都能选拔出这样的人才。
难道你大明不能?
你朱元璋不能?
朱允熥这暗地里还是带一点激将法。
就是要刺激起朱元璋对于自己“八股取士”的悔意。
自己这个皇爷爷什么都要比肩汉唐,疆域都得远超前朝。
这种极具抱负跟野心的帝王,哪能被自己灭掉的前朝比下去?
所以就得从这里入手。
帝王的攀比心,那可比普通人还要重一百倍。
特别还是跟自己对手!
不管是潜在的还是明面的。
那都得比对手强才成!
朱元璋沉默一会儿后,看向下面立着的朱允熥,稍加思索一下,轻轻皱起眉头,问道:“都需要推翻吗?这样的八股?”
朱允熥自然不会这么孟浪。
改革哪有这么猛的。
而且科举换一个形式存在都是必要的。
不然跃升阶级的道路封堵死了。
百姓们可就完蛋了!
寒门子弟唯一的希望也就是这个了。
更何况,从本质来说,自己也需要听话的臣子们。
四书五经也好,存天理灭人欲也罢。
要的就是让士大夫们铁肩担道义,为民请命,忠君爱国,清廉守法。
自己要的也只是让大明不只是通过科举选拔,选拔出单一的文臣。
更要大明朝也能培养选拔出——科学家,数理人才,军工人才而已。
更重要的是,自己也需要一个新的势力培养出来,跟士大夫们相抗衡。
大明朝末期,可就是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大明朝依然每况愈下,因为都在干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