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永恒之都(2 / 2)学者凤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当今,港台除外(公元1949—):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南京。

两千多年来,无论是什么朝代,统一王朝还是分裂割据,中国版图内唯一一个长盛不衰的城市,自始至终都存在于十大城市之列的城市,它叫成都。

————————————————————

刘巴看了这篇统计后是长时间愣住,过了好一阵才缓过神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梦娇收回本子,道:“为什么?那我现在就告诉你。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从此再不遭受水患之害,改变了成都平原的农业、交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态势,改变了成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成都农业和工商业蓬勃发展,故而世人将‘天府之国’的美誉由关中地区转赠予成都平原。”

“两汉,成都经济空前繁荣,成都与印度之间开辟‘南方丝绸之路’,成都盛产铜、铁、茶、盐、蜀锦、漆器、成为汉代五大工商业城市之一,并且是唯一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在西汉中期长安有人口80800户,而成都是76256户,比同时期的东都洛阳52839户还多1万余户,为全国第二大城市。文学方面,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中的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成都人。”

“三国,成都在乱世中割据一方,成为全国唯一的丝绸制造中心,中华南北各地都仰赖成都的丝织业,蜀锦更是名扬天下,成为政府税赋的主要来源之一。诸葛亮借天府之土抗衡北方曹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晋南北朝,中国战争频繁,动荡不安,大多城市遭到破坏,部分城市有所发展,如成都和建康。以成都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河南道开通,成都成为连接中国内地与西域、中亚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成都生产的蜀锦和茶叶远销国外。高僧释法显从建康到成都,走南丝绸之路,历经三十余国到达天竺,后返回成都,沿途讲经求学,传播佛法,比唐僧玄奘西游早数百年。蜀人陈寿作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成都崇州人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

“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李白有诗赞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成都成为文学之都,大量诗歌、音乐、戏剧、佛学等发展到历史的巅峰时期,有着‘诗家律手在成都’、‘自古诗人皆入蜀’的美誉,著名文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勃、骆宾王、刘禹锡、李商隐等都曾来过成都,在蜀地创造出了无数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画圣’吴道子两次入蜀,绘画巴山蜀水,由此开创了唐代山水绘画风气。成都为聚集天下名僧的佛教圣地,著名僧人玄奘在成都学习成长,深造佛学,后返长安,赴天竺取经。成都农产品丰富,茶、桑、麻、橘广泛种植,手工业发达,丝织、制纸、陶瓷、雕版印刷、漆器、制伞、酿酒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经济繁荣时称‘扬一益二’。”

“五代十国,因为安史之乱和农民起义,中国南北战争纷飞,攻略和杀戮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长安和扬州等大城市被严重破坏,唯有成都没有遭受战争。以成都为政权中心的前蜀和后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花间集》,《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相传后蜀皇帝孟昶为了讨好花蕊夫人,在成都遍植芙蓉花。之后每年秋季,成都城墙上和城内街巷芙蓉花盛开,花团锦簇,灿若朝霞,形成长达四十里的芙蓉之城。发展到宋代,大文豪苏轼来到成都写出:芙蓉城中花冥冥。证明宋代成都已有‘芙蓉城’之称。此后芙蓉城一直是成都的别称,简称‘蓉城’,芙蓉花则是成都市花。五代时期,成都是全国的绘画中心,后蜀皇帝孟昶建立中国最早的皇家画院,成都大慈寺内上万幅壁画精彩绝伦,成都的花鸟画自成一派,开创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派的先河。成都在这一段时期被誉为‘天下之富国、乱世之乐土’,社会繁荣度排名全国第一。”

“宋朝,成都沿袭了唐朝五代的发展态势,商品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成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成都成为国家印刷中心,被誉为‘蜀刻雕版甲天下’,文化名人辈出,易学和史学在全国很有影响力。成都茶业贸易发达,四川全年产茶总量占全国56%,最多时达到62%。大诗人陆游来到成都,倍感成都繁华,在《感旧绝句》写道:南市夜夜上元灯,西邻日日是清明。青毡犊车碾花去,黄金马鞭穿柳行。”

“唐、五代、宋时期的成都成为博览会之都,每个月都有博览会,被称之为‘十二月市’。”

“一月灯市,成都灯市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一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3夜,北宋时增为5夜,南宋为6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10夜。时市区街坊华灯齐放,艳彩映天,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慈寺的冰灯等,精巧奇绝,引人入胜。卢照邻有《观灯诗》云:‘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这首诗道出了当时成都灯会的盛况。”

“二月花市,是成都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春日集会。从青羊宫到锦江,人们一边逛集会一边欣赏梅花和海棠花。”

“三月蚕市,蚕市位列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集会之一。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蜩,绣衣长。蚕市人流量大,贸易活跃,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四月锦市,参加了三月蚕市的农民,从蚕市上买来养新蚕的工具,交换蚕种、桑条及蚕丝制品。到了四月,用开春第一批蚕丝织锦的工作开始了。所以,四月被定位为锦市。”

“五月扇市,五月鸣蜩,‘毒月’来临,夏日已至。当夏天的第一声蝉鸣响亮在宋时的成都,闻名天下的川扇汇聚于此,再销往天南地北。”

“六月香市,宋人爱香,上至皇室贵族,再到富商蓄贾,下至平民百姓,都将焚香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时,不仅祭祀、庆典须用香,官府宴会、文武官考试及第也要用香,祝寿、结婚、日常生活都要用香。使用的方式除了焚烧,也将香料做成可随身佩戴的香囊、香袋。洪刍《香谱》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云:‘南方有香市,乃商人交易香处。’由此可见,香市就是买卖香的市场。成都地区香市的存在,是宋代香文化的一个缩影。”

“七月七宝市,主要交易器物,其中不乏蜀产奇珍异宝。‘七宝’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7种珍宝,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都各不尽同,很多的珍宝装饰的器物,多以‘七宝’为名。四川本省以出产奇珍异宝而闻名于世,唐代诗人陈子昂在《陈子昂集.谏雅洲讨生羌书》中写到:‘蜀为西南—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具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

“八月桂市,每年八月中秋前后,大家聚在一起喝桂花茶,逛桂花街、吃桂花糕、饮桂花酒,不亦乐乎。”

“九月药市,人们游走在成都药市中,都期望能遇见神仙、求得灵药。在这里,不仅能买到来自天南地北的罕见药材、瑰异宝物,还能宴饮作乐、观街购物。”

“十月酒市,酒市是以酒类交易为主的集市,宋代四川酒税收入居全国首位。宋代名臣张咏在成都为官时写道:‘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渐怍’,诗句描述了酒市的繁华喧嚣,更表示夜不扃者,通宵达旦畅饮也。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美酒的热爱。宋高宗时期,全国酒课岁入1400万缗,四川酒课为410万至690万余缗,占全国酒课收入的29%至49%。”

“十一月梅市,蜀人爱花,深爱‘中国十大名花之首’的梅花。梅花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另外三个是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被视为坚强、高洁品性的象征。宋代成都广植花卉,梅花极负盛名,每到冬月时,一年一度的梅市拉开序幕。”

“十二月桃符市,古人认为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对桃木有特殊信仰。挂桃符的习俗由来已久,并在宋代迎来兴盛,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每年‘十二月市’多在重要寺庙前的公共空间和街道举行,街边茶馆、酒肆、瓦舍等供人们休闲娱乐,呈现出‘商列贾次、茶炉药榜、倡优杂戏、饮乐其中’的景象。‘十二月市’集会推动了成都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全国的商业交往。”

“从公元前四世纪秦并巴蜀到公元十三世纪的南宋,一千五百年成都没有发生较大的天灾**,王朝间的更迭相对自然、短促。这里的人民追求安宁生活,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在公元八世纪的盛唐到公元十三世纪的南宋,五百年来成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地位堪比今之上海,欧之巴黎。”

“元朝,少数民族南下,金戈铁马起,天下皆崩坏,成都第一次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几成废墟,元朝建立后成都成为四川省会。《马可·波罗游记》对元代成都的描述:‘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大城,这里有许多有财有势的城主驻扎在此,城市的周长有20英里,疆域广阔而富饶...城市中有各种制造业,特别是能织出美丽的布匹、绉纱及薄绸。’马可·波罗是否来过成都,他的游记是否真实,在业界有较大争议。不过从记述上来看,他对成都的描述颇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他认为成都城市周长20英里,即32公里、64华里,这个就不准确。因为成都在唐宋时期的城市面积仅25华里,元代虽有扩建但并未达到如此规模。元代后期,成都获得较大发展,土地广衍、民间富裕、佳丽纷华、不亚江浙。”

“明朝,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册封朱椿为蜀王,在成都建起了华里巍峨的,被称之为‘小故宫’的蜀王府,明朝人陆釴在《病逸漫记》中特别指出:‘天下王府,惟蜀府最富’。从此两百余年间成都共历10世13王,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活动深深打上了蜀王家族的烙印。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成都新都人,《明史》评价: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明末至清,先是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大西军、南明军、清军、地方土司、土匪盗贼等杀掠频繁,猛兽、疾病、饥饿等纵横蔓延,几十年动乱造成川西一片残垣,人口锐减。后是清政府推动大规模移民,百万人口迁徙四川,又经百年重建,成都逐渐恢复为西南大城,经济得到复苏,文化得到重建,蜀学得到重兴。到了晚晴,成都成为先进思想的摇篮,1911年以成都为中心发动四川保路运动,压垮了清王朝最后一根稻草,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开展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四川地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占全国学生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不仅塑造和培养了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还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如四川留法学生陈毅、***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后日军侵华,东北、华北、华东相继沦陷,东部人口、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纷纷内迁,成都成为抗日大后方,成都的商业贸易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不断扩建,加快了成都现代化的过程。川军出川抗日,以贫弱之师在历次大会战中战绩卓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成为世人所称道的铁血之师。抗战最困难时期,大后方四川负责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四川也是国家出粮最多的地方,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6%、稻麦总量的31.63%。这么多的军队、财力和粮食,是四川人民勒紧裤腰带支援国家的!”

“解放战争后期,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川军将领发动四川起义,直接促使国民党30余万军队起义,使得国民党企图以成都为据点,以川西为战场,与解放军进行最终决战的想法落空,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在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带着儿子蒋经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在成都上空盘旋几圈久久不愿离开大陆,可最终还是去了台湾,从此再也没回来。12月27日,成都获得和平解放。成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继北平之后又一座最无破坏、最完整获得解放的大城市,成都的人民免遭战火肆虐,成都也由此迎来了新生,这也是奇迹。”

“从金沙文明到开明王朝再到如今,三十二个世纪城市地址未发生改变,二十四个世纪成都未改过城名。在国家战乱时坐镇后方,保一方太平,在中国需要统一时,四川和成都又会重回国家之版图。这里的百姓来自五湖四海,相会这里建设家园,代代繁衍生息,使得成都从未没落,两千多年来皆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像这样的一座城市,为国之罕见。”

或许成都那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用平凡几行字,淡淡两三笔,是很难去真正的表达,真实的感受,真心的体会。又因为梦娇不过是一名学生,并不是专家,更不是大家,她只能用她自己最为平凡的方式,尽可能的通俗话语、深入浅出,表述观点。

在一番表述之后,梦娇有些累了,右手拖着下颚,左手拿起豆奶,喝着休息小许。

刘巴听了她的长篇之后是感慨万千,甚至有些吃不下饭了,他道:“因为曾经如此灿烂,所以你希望把成都建设成为全人类永恒的家园,让它再繁荣两千年,甚至更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我认为你这样的想法是很有意义的,并且你也愿意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不息。”

见他这番评价,梦娇笑着撑直身体,道:“一座城市想要走向复兴,需要我来你来大家来努力,需要一代一代代代人接力。那么总有一天,最伟大的复兴之梦,永恒之都,就可以实现!”

刘巴不断点头赞同,感叹道:“成都,它是一定能实现复兴的,凝聚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每一份梦想,随时随地,壮志雄心!峥嵘人生,不忘初心!”

说着刘巴又拿起梦娇的本子,当他翻到下一页时,发现竟是一页空白,这让他产生了疑惑,道:“你之前说过,研究成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包括古蜀时期、中华帝国时期和现代时期,但是我发现现代时期的内容你还没有具体写哦,可能论文只写好了一半!”

梦娇笑着收回本子,道:“是的,古代篇就此告一段落,关于成都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内容我先卖个关子,等时机到了我再告诉你!”

刘巴听后感到有些遗憾,但他知道今天她累了,说了这么多也足够了,便道:“那好吧,我等着你《永恒之都》之后的内容。另外,我觉得娇娇你可以试着去做一名文学家,做一名成都宣传大使,成为一名能为成都增添光彩的人。”

梦娇点了点头,道:“我尽力而为,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好吗?”

“好啊!我求之不得!”刘巴开心起来道。梦娇听后给他夹菜,刘巴又给她夹菜,以此类推,虽然两人都早已吃不下了,却把对方的碗给夹满了。

大城小夜,感慨二人。锦绣千载,淡语轻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