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章 最离谱的操作(1 / 1)万里天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上午,李洪在朱元璋没来之前,一直在做准备,而准备的自然便是翻看兵书。

李洪穿越以来,因实在是缺少娱乐,便一心扎在书籍之上,四书五经只是随便翻了一下,而后的全部注意力便放在了各色杂书之中,这其中也确实有不少兵书。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兵书如《孙子兵法》之类的,大多年代太过久远,对于现在的李洪来说并没有什么切实的帮助。

因此翻来覆去,李洪竟然惊讶的发现真正有用的竟然只有如今诚意伯刘伯温所著的两本《百战奇略》、《兵法心要》对自己算是有点帮助。

可即便如此,这两本书中所讲的也多是行军打仗时的用兵策略,却丝毫没有讲述练兵的方法。

李洪仔细想了一下,才明白过味来,练兵之法,就如同一个门派的武功秘籍一般,属于是不传之秘,皆都掌握在世袭武将手里,而且不同的将门世家,有着不同的练兵诀窍。

所以这才有了秦良玉的白杆兵,以及戚继光的戚家军,外人想要知道根本不可能。

也就是这时候李洪方才发现,泱泱大明,竟然还缺少一部可以令各地卫所统一的步兵操典。

各大武将世家的练兵方法各有不同,或许独则有力,但是若无一套同意的操练方法,当各兵种联合大规模作战时,难免会有各种疏漏。

因此,李洪不敢什么都不懂,直接拿着后世军训时的那一套过去瞎练,而是在送别朱元璋之后,便拉着已经归还了佩刀和差服换成一身常服的赵武去了军营。

到了地方,发现四爷果然没有说错,还真有一银盔小将在这里候着自己。

“你便是来此处练兵的人么?”

银盔小将,还真就是小将,看年纪竟然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脸上稚气未脱,却一本正经的说话。

赵武看的可乐,笑着说道:“那里来的小毛孩,穿这么重的盔甲也不怕长大了不长个!”

那小将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顿时一皱,怒道:“我问你们,是不是来此处练兵之人,你管我能不能长个!”

李洪也觉得这场面有点意思,笑着回道:“没错,我便是来这里练兵的,这是我的印信,我叫李洪,还不知道这位将军姓名?”

那小将听见李洪真的称呼自己为将军,顿时一脸得色,随后昂起脖子骄傲的说道:“哼,既然你问了,那我便告诉你,我叫李景隆!”

“李景隆,你叫李景隆?”

听见那小将爆出来的名字,李洪先是一愣,随后便瞪大了眼睛,满脸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小孩。

“怎么,你听过本大爷的名号?”

李景隆看见李洪这震惊的样子,还以为是被自己的名字给镇住了,顿时又是一阵得意,眉毛都快要翘的飞上天去了。

“听过,呵呵,何止是听过,如雷贯耳啊!”

李洪此言不掺半点虚假,完全是真情实意的说着,毕竟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名号谁能没听过呢。

李景隆此人也算的上是皇室宗亲,其父亲李文忠本是朱元璋的侄子,而后甚至还曾将李文忠收为义子,改姓朱,只不过后来又改了回来。

李文忠能耐不小,至正十七年,方才十九岁的李文忠便已舍人的身份,领着朱元璋的亲军攻打池州,接连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而后过了一年,便又连用邓愈等人打进了浙江,升任亲军都指挥,不过弱冠的年纪,手下兵马已有五万之数。

至正二十二年到至正二十七年,正是朱元璋到处东奔西走,或是攻打蒙元残部,或是与张士诚陈友谅争锋,而李文忠便镇受在江南之地,偶有出兵援助,且将江南守的万无一失。

若论功劳,李文忠自然无法和徐达、常遇春之流媲美,但可见也是一个人才,就在今年的第一次北伐,与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

此次封爵大典,李文忠便被封为了曹国公,位列六公之一。

这份能耐,不说是千古名将,但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军事中顶尖的人物。

而李景隆便是李文忠的儿子,只是论名气,却是比他父亲的名头还大,乃是靖难时期第一功臣,被称为大明战神。

当然,他作为靖难第一功臣,其实却是站在建文帝如今还未出生的朱允炆这一边的……

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难,大败洪武为数不多活下来的大将耿炳文,而后挥师南下,打着清君侧的名号,直取南京。

而朱棣在王子澄的建议下,启用李景隆,统帅五十万大军,人强马壮装备精良,迎战朱棣不足五万人的部队。

甚至于因为过于重视李景隆,朱允炆还亲自在江边给李景隆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便宜行事”之权。

而李景隆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十比一的人数差距,原本应该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在李景隆精妙的微操之下,五十万大军乃至于辎重和补给被朱棣全部吃下,让缺粮缺人缺马缺装备,反正什么都缺的朱棣一下子富裕了起来。

如此离谱的败仗,朱允炆竟然觉得不是李景隆的问题,而是认为李景隆之所以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又东拼西凑给李景隆弄出来六十万的人马,再一次迎击朱棣。

而结果不出所料,五十万打五万都打不赢,如今朱棣也是兵强马壮,自然更是不在话下,李景隆军队大败而归,建文帝方损失惨重,而朱棣却是士气正虹,一路南下打到了应天府。

这时候最离谱的操作来了,朱允炆竟然还不惩罚李景隆,还命他看守城门,那时的建文手下还剩不少人马,更有应天府的坚城固守,只需要坚持到朱棣粮草耗尽,此危机便可以解除。

可等到李景隆上位之后,竟然不耗费一兵一卒,甚至连一支箭都没有射过,直接呵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

此种战绩,可以说朱棣能打赢靖难之役,李景隆功不可没,同时李景隆‘大明战神’的名号也便就此流传开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