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具少,所以,我们小孩子会三五成群地在村子里游逛。每到农闲时节,我和堂弟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村头的那几棵大白杨树下,因为那里热闹,闲下来的村民们大多喜欢去那里打发时间。
那几棵大白杨树下是我们村子里最热闹的一个地方,在树下支几张小桌,围着它放一圈木板凳,村民们有的打麻将,有的打够级,有的下象棋,有的……每个打牌的小桌子外面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但下棋的桌子那边是个例外,除了几个老头,观者寥寥。我和堂弟就喜欢站在旁边静静地看,越是不懂,我们越是觉得下棋是件高深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捏着一枚棋子,沉吟再三后坚定地落子,走出一步让对手沉思的棋,是一个人聪明的体现。我们当然也想让自己看起来很聪明,于是我们商量着要一起学习下象棋。
要想学下棋,首先得有一副棋才行,手里没有零花钱,又不敢缠着父母要钱去买棋,于是,我就找来一个破纸盒,把它剪成大小一样的三十二块,在上面用两种颜色的笔写上“车”“马”“炮”“象”……之类。做好这些之后,我们在地上画了一张大棋盘,就开始琢磨从大人嘴里听来的“马走日,象走田”之类的口诀了。那时,我们只知道卒子只能往前走,却不知道一次只能走一格,以为它能像“车”那样能往前一冲到底。因为这个,我们很快就对象棋失去了兴趣,因为谁先走谁就能吃掉对方的当门卒,那样就可以直接“将军”了,车马炮还没来得及走,就可能输了。再加上是小孩子,对什么都好奇,都感兴趣,当又被别的什么东西吸引住注意力的时候,就不再对象棋感兴趣了。
真正对体会到象棋的魅力是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班里有个同学对象棋非常有兴趣,他有一副棋,天天装在书包里随身带着,放学后,他常常和班上其他会下象棋的同学在学校门口或是在村子街道旁的光滑的大石头上下棋。后来,班里喜欢下棋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能和他们一起玩,我央求父亲教我下棋。自此之后,虽然我只学了一点皮毛,虽然我还是下几局输几局,但我依然乐此不疲。下着下着,我开始能赢其他同学一两局了,渐渐地,班里大部分同学都下不过我了。那个时候,坐在或蹲在棋盘前,总觉得自己是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我体会到了下棋的魅力。
后来由于学业越来越紧,下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为了提高成绩,我在课本和作业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兴趣爱好之类的东西只能往后推了。当读大学的时候,又有了时间,可是从周围的人里再找不到一个喜欢下棋的人了。于是,每当我怀念起小学时迷恋于象棋的那短暂日子的时候,我就会用电脑下一两局,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面对面地与人下棋,因为一步棋而和同伴争得面红耳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